杨君,身高1.68米,生于5月2日。从小热爱文艺,喜爱音乐美术。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在央视2套、4套、1套《世界经济报道》、《纪实十五分钟》、美洲东方电视开播、《半边天》、《东方视点》等诸多节目中担任主持人,由于形象时尚、风度气质俱佳、温和与智慧并存屡受好评,被媒体称为中央电视台的"智"嘴。同时出版畅销书《现在》、《笑容》,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2001年很有声势的畅销书《笑容》3月下旬在全国时尚面世,作者同时身为主持人的杨君又在央视和其他银屏重大节目中光彩照人地出现,并且她在刚刚入选新世纪百名杰出女性的同时,不久前又做为新华社"环球20位最有影响的世纪女性"评选仪式上特邀的唯一的颁奖嘉宾为好友张海迪、郎平、靳羽西和吴小莉的得奖助场,杨君成为2001年中国影视界的焦点女性。
受到化妆师和摄影师的欢迎
在中央电视台台后的梅地亚中心大厅茶苑里我约了杨君,我早到了一点,于是手捧一杯香茶在那里细心等待。不一会在我的视野里出现了学生气很浓的清秀的杨君,她热情而有分寸地向我伸过手来的时候,我仔细看了她一眼,青春朝气,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很亮很亮的眼睛,清新的笑容和非常好听的声音。于是没有等她坐定,我就说,你和我脑海里的人不太一样。你在电视上和照片上要轮廓更分明些,风度真好,智慧必露。我非常喜欢。她似乎预料到了似的,笑着告诉我:"可能是我适合上镜化妆吧!我的轮廓好,是后来我的同行们告诉我的,每次机会也都是他们给的,否则虽然我的母亲是搞文艺出身,我有些遗传天赋,但是我读书时却从未这么想,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专业化妆师看到我。我陪我的一个好友去北影厂试镜,她的化妆师看见我就说,你的脸型和轮廓不多见,是我们比较喜欢的脸型,执意要给我造型,于是化好妆的变得"神采奕奕",让大家吃惊得大呼小叫的。于是就这样每一次化妆都交了好多化妆师朋友。"
展开剩余74%化妆师总是和摄影师连在一起的。化妆师愿意专为她化妆,摄影师更愿意拍,就这样京城比较有名的人像摄影师都欢迎杨君去,专拍明星的王小宁那里杨君也是常常光顾,有好多精彩瞬间都是小宁记录的,让喜欢用小宁照片的杂志挺开心的。
在屏幕上比实际感觉上要大
杨君的上镜头是出了名的,用她自己开玩笑的话讲就是,"我为镜头而生",但是杨君在屏幕上的形象比在台下的实际感觉要大一些,成熟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刚开始的时候,杨君岁数挺小的,但是看到自己在屏幕上很有学识,很有风度的样子,似乎让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心里有些不平衡。但是自己的部门领导反而来恭喜她,看你的样子多压得住台呀,一万个里面才可能遇到你这样一个,多少人都求之不得呢,应该感到幸运才对。很多人要用很多年的练习才能达到你这个样子,你却信手拈来,说明你就是要干好才对。再说你现在做的节目就是比较理性的、有思辩力的节目,不是时尚的生活类的,其实你的可塑性真的很大,我看真是那种节目,你也会做得很称职的。
杨君镜头上下有区别
几句话下来,杨君觉得还就是这个理儿,其实还真让自己的领导给说中了,后来杨君有机会主持一些时尚和影视方面的节目,还有时候也去做个嘉宾什么的,挺轻松挺活泼,而且还有一些幽默,非常称职的倾谈型主持人。杨君对自己的信心也建立起来了,看来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是兼而有之的。
为舞台和观众而生
杨君是个有急智的人,她的智慧在越大的场合表现越加充分。而且在大的晚会、电视节和电影颁奖晚会什么场合上,杨君的表现总是让大家赞不绝口。杨君最开始就得到了电影界的专业人士认同,有一位上影厂的老导演,几年前第一次见到杨君,就立即排板,要请杨君出演他的一部大制作新片,评价是"时尚杨君,亦古亦今",但是被杨君婉拒了。虽然拍电影非常有诱惑力,而且杨君从小爱看电影,现在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两周必看一个电影,但杨君觉得自己的主业是电视,而且自己也很喜欢电视,怕爱好太多了分了搞电视的精力,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吗,所以她也专心致志地只做电视。
杨君从小很有文艺细胞,妈妈出演革命京剧样板戏的那会儿,两岁的她就能把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一台京剧给背唱下来了。那时候妈妈在剧团的排练台上唱,杨君在台脚的台阶上唱,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长得像卡通一样的小故娘,所以没有人干涉她,反而给她很大的自由的空间。而她的音乐感觉就是好,甭管什么曲子,只要听一遍准会,所以其实她的音乐天赋还没有发挥出来。有人说,搞艺术就是有点遗传,杨君也表示赞同,客观地分析起来。"妈妈从小就是中国广播合唱团的领唱,所以小时候教我们识谱和练琴,可能是那时候培养了一点感觉吧。
"后来由于家庭的要求,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文艺,而应该学一门谋生的技术,于是杨君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干脆把各种爱好抛在一边。就到上了大学,她都想都没有想过自己还会干这一行。可是,这不转了一大圈又转回来了,杨君还是吃上了这碗饭。
还是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一位权威电影表演艺术家曾在一个首都艺术家讨论会场合公开说,老天爷早就为杨君准备了一张非常上镜的形象和非常职业的大家风范,她就是干这行的料,早晚就要吃这碗饭,这还由不得自己说愿意不愿意。她最终会成为公众人物,这一点她躲也躲不掉。看来,老人还真是慧眼识英雄呢。杨君有时候想起那时候的情景自己就乐了。
长大偶尔变成了只穿西服的女人
杨君很小的时候,由于受到姥姥的宠爱,所以有很多很漂亮的小罩衫,妈妈说,很多人都喜欢她长得像一个"卡通娃娃",她也很懂事,总是"叔叔好,阿姨好"对人很有礼貌。稍微大了一些的时候,杨君对衣服的选择改变了,只喜欢素色的衣服,白色、蓝色、军绿色,就这几种颜色穿到要上大学。大学里,女同学们都很漂亮,花枝招展,而杨君却只喜欢小碎花的长裙和白色的衬衫,冬天喜欢米色的长大衣,高高挑挑的,恬静、清新而可人。那时候小姨妈刚刚退休,虽然她是政工干部出身,但是裁缝是她的业余爱好,她从来就喜欢女孩子,但是她唯一的儿子还在北京射击队练射击,所以她就开始比着各种时装杂志为杨君做衣服,她喜欢杨君,从小就想把她要到自己家去。
"那时候真是很少买衣服,我小姨妈的手简直巧极了,夏天就是一块白色人造棉到了她的手里,就能变成一件那么漂亮的飘逸的长群,我的衣服由于是小姨妈自己设计的,所以总是很别致,让同学们羡慕。只可惜我的手就没有那么巧。"
杨君研究生毕业了,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工作,妈妈说,你现在已经成了职业妇女了,所以就别总穿背带裤、大衬衫那样的风格的衣服,要有几件正规的衣服,成为一个干净、干练的职业女性。就这样一不小心,杨君就变成了只穿西服的女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似乎在这种样子里更容易工作好。只有在双休日的时候,她才换上休闲风格的衣服,做回小女人的样子。
摘编:中国视网联
发布于:江苏省